1205 字
6 分钟
(DEPRECATED) 工具能用就行,如果用不上要么不买要么退货
CAUTION

2025 年 1 月,博客换成了 Astro 框架上的 Fuwari 主题,所以这篇很多东西自然已经不能用了。但记忆倒是没有消失,而且 Github Page 是还在用的。有些小功能(ruby 或者悬浮、隐藏文字之类的,或许以后找到了可以用的插件就会补上来重新实现。 本文包含外链。博客作者对外链的可靠性、持续有效性、安全性、功能符合描述、内容适宜性不做保证。点击链接是读者的自愿行为,自行承担风险。作者不对链接内的观点负责,链接的作用只是作为参考,不代表作者以任何形式认同相应网站上的内容。

终于给服务器费画了个句号。一晚上完成迁移,把之前一直搞不定的东西都搞定了(其实还是那个原因,如果明天要上班肯定又整不完,就是因为没有迫切的后顾之忧所以可以放心操作)。现在挂在 GitHub Pages 上,映射了之前买的域名,还套了层 Cloudflare。重新映射的速度比我预期的快多了,几乎是马上完成。框架也换成了 Hexo + 之前看椒盐豆豉老师的博客时就很喜欢的 Cactus 主题。中间想偷懒用别人定制好的方案,但最后还是下了原作者的版本自己改,加上需要的功能。

目前支持了简写的 ruby 语句「{写作 Clannad|读作人生} → {写作 Clannad|读作人生}」、防剧透{% spoiler style「这里地方很大,但我就是不想写上去」 %}、还有悬浮提示{% hint '这里是正文' '这里是注释 :D' %} → {% hint ‘这里是正文’ ‘这里是注释’ %}以及基于 atom.xml 的 RSS 功能。{% hint ‘评论什么的就先不整了’ ‘9 月 20 日补充:因为模板里自带对 Utterance 的支持,而且又超级好配置,就整了’ %},还有统计——一直不太热衷这个,有 Cloudflare 就够了。

其实又想到工具的问题。虽然很早就对笔记软件失去特别强烈的热情了,但折腾一下还是乐意的。但上周开始学 Godot,真正需要记东西后,发现人只需要一个软件就够了,更何况在公司我已经重新恢复用纸笔来记一些东西了。目前就 Obsidian + 滴答清单。其他的确实没有什么需求,因为我发现我真的不会记那个读书笔记,学生时代不会,现在仍然不会。而且我又不乐意在书上写写画画,所以很多方法完全没法用。所以还是用自己最舒适的吧。毕竟「写一篇笔记来说明如何记笔记」、「写一篇博客来说明如何搭建博客」的文章已经够多了。纸笔也行,倒不如说写字感觉更好,而且最近还迷上了铅笔写字,只要能用铅笔的,一定用铅笔。让工具回归工具本质,所有人都这样说,但「终极方案」一个接着一个。

现在的就是终极方案(暂定)。(我怎么想起了大一时候发的说说「今后四年就要在这里度过了」,然后赶上大三搬宿舍呢?——2025.1.5)

说回昨晚搭博客,网上很多资料是互相复制,然后在搜索的过程中,能见识到各种各样排版风格的文章,然后内容是完全一样的。有些复制代码还要付费。可什么能比官方文档更好使呢?有些佬是有些妙招,但妙招要是出问题了,想撤回去都撤不干净。我始终秉承学点东西总没坏处的思维,就像大上周突然决定学九键的米旮旯 3 一样,昨晚也强迫自己把其实简单得要命的 Git push 相关学了,包括各种报错——昨晚是从修理上次半途而废装了一半的 npm 开始的——直到所有东西都不会莫名其妙报错,和官方文档上冒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为止。而且昨晚 Github 出奇的通畅,这是有人开窍了?

好像连标题都忘了。这个标题的核心意思就是 Vultr 我吃不消了,所以不续了来到 Github Pages + Hexo。同理,也可以延伸到所有工具,比如从 GN6 退回 GN5,省一年四十块。但有些东西还是要买,比如一把大号的螺丝刀。

那为啥要用 Cloudflare 呢?

因为 Cloudflare 经常问我是不是人,我决定用行动证明我是。

(DEPRECATED) 工具能用就行,如果用不上要么不买要么退货
https://www.hanbun-hoshi.top/posts/self-reflection/
作者
半分星
发布于
2024-09-16
许可协议
CC BY-NC-SA 4.0